close

  人物評論
  人們對“布鞋院士”李小文的敬與愛中,既有對他本人平和淡定的人生態度的崇敬,也有對某些曾經風行,如今卻變得稀有的價值的懷念。
  很多人是通過一隻布鞋認識他的。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,因為一張光腳穿布鞋作報告的照片,著名遙感學家、地理學家、中科院院士、北師大教授李小文被推到聚光燈下。“布鞋院士”、“掃地僧”的稱呼在網絡上迅速流傳開。1月10日下午,噩耗傳來,這名莫測高深的“掃地僧”李小文院士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,享年67歲。
  感謝那隻布鞋,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在學生眼中的慈祥老爺爺的教授,看到一個因衣著質朴而被保安擋在學校門外的科學泰斗,看到一個愛酒且性情的可愛老學人,看到一個活躍在科學博客上的“黃老邪”。他既有武俠小說中人物的氣質,又有一份在價值變換時代人們所期待的學人範兒。人們對他的敬與愛中,既有對他本人平和淡定的人生態度的崇敬,也有對某些曾經風行,如今卻變得稀有的價值的懷念。無怪乎他去世的消息傳來時,微博和微信圈裡,一片“世間再無掃地僧”的哀嘆。
  抄襲、學術造假、官員賄選院士之類傳聞不絕於耳,讓人感覺學界也不再清純和值得尊敬。可以說,是人們心中某種不願熄滅的價值觀,造就了李小文作為掃地僧的傳奇,而且,他的形象,因為人們的期待的強烈,被增強至神化了——學界渴望掃地僧精神。這種精神包含不崇尚只重外表不重實質的包裝和作秀,不追逐與學養無關的內心狂躁,不迎合風頭做學術牆頭草,不以學術作惡或將其作為助紂為虐的工具,永遠遵從內心的真實需求,作一個外表簡單內心純潔的純粹的人。
  這種被神化的“掃地僧”精神和氣質,可以說是對時下知識精英界“精緻的利己主義”的一種批判和反諷,也是對知識階層期許。穿不穿布鞋與是否是一位好教授之間,並無直接關係;愛喝咖啡與愛喝酒,也並不是好院士的評價標準。追求生活品質和關註生活質量,並不是學術與學術精神的敵人。事實上,在世界各大名校,穿得像演員且受到學生追捧的明星級教授,比比皆是。在憑吊李小文先生的時候,我們切不可以忽視這點。
  希望大家先不要有“掃地僧絕唱”的斷語。大家只需把盯在娛樂明星腰帶和肚皮上的視線,往別的地方輕移一點,自會發現很多新鮮和有趣的東西,通過這些有趣的東西,讓我們看到它們背後那些可愛有趣甚至偉大的人們。當然,如果視角和引爆點,能擴展到鞋子以外,就更好了。
  □曾穎(作家)  (原標題:感謝布鞋讓我們認識了李小文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s77tsdbb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